2013年一季度,我国服装产业实现了出口、内销、生产、效益等主要指标的稳定增长,生产经营显现趋好迹象。但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迫切。
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指出,我国服装产业一季度实现了出口、内销、生产、效益等主要指标的稳定增长,生产经营出现趋好迹象。中经服装产业预警指数连续4个季度保持上行,已接近“绿灯”区中心线。这有利地增强了行业发展的信心。
但我们必须看到,在肯定“主要指标稳定增长,生产经营显现趋好迹象”的同时,要注意经济指标要素的不协调和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看到国内消费市场趋稳不断扩大的同时,更要注意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迫切。
发展仍不协调不平衡
报告指出,首季服装行业实现了稳定增长,预警指数已经接近“绿灯区”中心线。但从单项指标来看,产品价格涨势放缓、库存水平有所提高、销售利润较上季度降低、税收同比增速略有放缓、资金周转有所减缓等。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在较长的时期,“终端渠道的扩张”,追求规模扩张成为相当多服装企业的发展模式,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必然出现价格、库存、利润、税收和资金周转的问题;二是近几年我国快速无序的商业地产的发展,“雨后春笋”般的城市综合体,似乎为产业搭建更多的市场终端。其实在搭建平台的同时,造成无序的竞争和高成本,吞噬了产业的利润。
在服装行业总体稳定的情况下,企业之间冷暖差异较大。一些企业出现高库存、高亏损的问题,而有一些具有较好竞争力的企业开始从“规模型”转向“效益型”、“从线状型企业”转向“网络型企业”、从国内产业要素合作转向国际产业要素配置。这些企业走过产品质量和规模扩张的阶段,以“效益”为核心,调整企业的战略,开展制造与服务的协同、线上与线下的协同、业内与业外的协同,积极开展收购国外品牌、生产能力和渠道合作等工作。
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今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主题为“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分会上,与会嘉宾讨论了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其中着重探讨了“如何看待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演变的历史进程”。
现在,在全球总需求萎缩、中国市场加快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形成创新发展的模式,迎来了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历史机遇。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市场在扩大。未来10年,中国服装市场将迅猛发展,并可能在全球服装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欧洲服装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在今年北京举办的国际服装博览会上,众多国外服装品牌踊跃参展。据悉,一些欧洲品牌已有近期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一些已经进入我国服装市场的国际品牌正陆续将其亚太总部从中国大陆以外搬到内地。今后,我国服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焦点已从品牌产品、渠道模式发展到产业平台的全方位竞争。
一些跨国的服装品牌企业,还开展了O2O的方式促进线上线下的互动,以及与金融环节的融合。服装市场的竞争除了品牌产品的竞争,渠道模式的竞争,已进入了产业平台竞争的阶段。这些跨国公司的产业
平台,会在中国市场以直营的形式,打造集渠道、物流、金融、电商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企业。这些企业既不是生产型,也不是传统渠道型,还会销售中国品牌的产品。
我国的服装企业,在继续推进品牌创新、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构筑新兴产业平台,培养中国服装产业的平台型企业,这也是加快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