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在中国庞大的企业群中,有许多是靠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为生。金融海啸发生后,海外需求一度锐减,给这部分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这两年海外市场的逐渐回暖,出口制造型企业手中的订单又多了起来。不过,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成了压在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情况下,中国制造还有竞争力吗?
在最近的采购中,国外采购商用他们的出价说明,中国制造依旧生机勃勃。最近有新闻报道说,3月以后,国际买家下单的高峰期逐渐到来,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部分中国制造商和境外采购商不再在价格上胶着,而是逐渐达成共识,共同承担上涨的生产成本。英国一家公司的采购代表表示,亚洲不少国家或地区在质量控制和物流配套等方面不理想,而中国制造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不再只是提供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采购商还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来购买好品质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商纷纷将今年出口订单价格提高,将成本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国际采购商。
上述新闻意味着,“三座大山”对中国制造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首先,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大同小异。无论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如何疯狂,大多数企业都得付出相同的价格从市场上买入。其次,劳动力价格上涨,也并非中国独有。在印度、越南等地,由于工会力量强大,工资上涨的速度甚至更快。例如,2007年印度的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了14%,而中国不过8%左右。Dragonomics的统计更是显示,从 2003年-2010年,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3%,抵消了工资的大部分涨幅。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巴西、越南、印尼和土耳其。第三,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也是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通病”。去年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升值速度都超过了人民币,即便像越南那样多次贬值本币的国家,其较高的通胀率也拉升了实际汇率。从历史上看,2005年-2007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接近20%,但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在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改变。
由此可见,“三座大山”并非只压着中国制造,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备受煎熬。出口制造企业当然不可能独自消化成本上涨,在新一轮的采购和价格谈判中,采购商只得面临世界范围内的全行业涨价。这个时候,中国独特的竞争优势就凸显出来了。经过一二十年的经营,中国制造业现有的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实力超强。例如,2010年,中国的纱产量占世界份额的46%;化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6%;计算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8%;手机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 70%;数码相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等等。另外,世界银行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与韩国相当。这种发达的基础设施水准显然不是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可以比拟的。所以,虽然有“强敌”环绕,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依旧十分强大。说到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是个系统竞争力,非单一因素的优劣可以相比。 总之,凭借长期积累的雄厚基础和独特的系统竞争优势,“中国制造”应该能安然度过三大压力考验,并继续发展。
|